字体: 放大缩小
我们常在影视作品中听到的“世事无常,大肠包小肠”这句话,实际上这是可能发生的,“大肠包小肠”等肠管相套叠的症状在医学上称之为肠套叠。近期,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(浙江省人民医院淳安分院)儿科门诊迎来了多例肚子痛且呕吐的患儿,均确诊为肠套叠。
什么是肠套叠?
家长听到肠套叠均感到很陌生,那么什么是肠套叠?严重吗?
实际上,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,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,是儿童常见的急腹症之一,尤其是4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。
如何判断?
淳安一院儿科主任邵磊表示,近期气温波动较大,婴幼儿容易胃肠功能紊乱引发肠套叠,由于婴幼儿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不适,因此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行为和身体变化,如出现以下症状,可能发生了肠套叠,需立即送医诊治:
1.肠套叠发生早期可能体温正常,但精神欠佳,后期会有阵发性剧烈腹痛,婴儿表现为大声哭闹,发作间歇期神志自如;
2.恶心、频繁呕吐;
3.腹部肿块;
4.果酱样血便,大便含有血和粘液,像果酱一样。
肠套叠严重者可能出现脱水、发热、休克、肠坏死、腹膜炎等并发症,所以请各位家长发现患儿有呕吐、阵发性腹痛、果酱样便等表现时,及时就医,早诊断、早治疗,以免耽误病情。
如何治疗?
近年来,超声检查是诊治儿童肠套叠的首选方法。医生可以通过超声图像,清晰地观察到肠管的形态和结构变化,从而做出准确判断,并帮助医生评估肠套叠的严重程度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,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实时监测治疗效果。因它具有无创、无辐射、操作简便、可重复性高等优点,也减少了家长对多次检查是否有副作用的担忧。
针对肠套叠24小时以内的患儿,无需手术,医生最常采用“在超声引导下使用温盐水灌肠复位”的方式进行治疗,无创伤,恢复快。今年以来,淳安一院儿科和超声科联合为多例肠套叠患儿成功复位。
若肠套叠超过48小时或部分结肠套叠,且有明显肠梗阻或肠坏死等症状,则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。
复位后的护理
此外,肠套叠复位后可能复发,复位后的护理非常重要。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:
1. 确保复位后24小时禁食禁水;
2. 饮食定时定量,避免食用生、冷、硬的食物;
3. 气温波动较大时适时增减衣物,注意腹部保暖,可给予腹部按摩。
按摩手法如下: